黑色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產能過剩、負債較高、環境約束”等不利因素一直制約我國黑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當前原料和成品價格波動愈發劇烈頻繁,使得黑色相關企業面臨巨大風險,企業避險需求日趨強烈。
日前,五礦經易期貨副總經理張天驕在“五礦經易期貨黑色產業鏈產融高峰論壇”表示,如果按照過去傳統的“明天會漲價就趕緊存貨”等經營模式,企業在生產銷售時將會越來越被動,產融結合是未來黑色產業鏈轉型提效的重要手段。
在黑色產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在貿易、銷售、庫存等方面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
張天驕認為,期貨市場在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及優化庫存管理等方面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實體企業要通過期貨工具適應產業未來的發展變化。期貨價格能夠引導企業提前感知供需變化,通過期現結合明確對市場的判斷,輔之以科學有效的反應機制,及時指導、組織經營生產,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焦化行業重組和落后產能退出步伐,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張天驕介紹,如果用好期貨工具,企業的生存經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將會更加簡單化,因為企業只需要考慮兩件事,即時間和庫存。
如今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謀求與期貨經營機構的合作,銀期合作正是其中一種方式。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期貨業務中心副總經理楊雪梅表示,2017年,金融監管趨嚴、資金脫虛向實、金融去杠桿化有序推進。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態勢,金融機構需要與實體企業一起尋求合作發展的新思路。
楊雪梅介紹,未來,民生銀行將深入挖掘服務于期貨市場的特色產品,拓展業務合作領域,比如場外期權業務、外匯避險、境外大宗商品套保等。民生銀行今年就參與了大商所場外期權農產品試點項目,希望明年進一步推進黑色品種的場外期權項目。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