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條件:材質與環境的適配性
1. 土壤環境(埋地場景)
土壤腐蝕性:
若土壤呈酸性(pH<5)或含鹽量高(如沿海、鹽堿地),需選用耐電化學腐蝕的材質,例如:
不銹鋼(316L/304):抗氯離子腐蝕能力強,適用于潮濕、高鹽土壤。
鍍鋅鋼:鋅層可形成犧牲陽極保護,初期防腐效果好,但長期在強酸環境中鋅層易被消耗。
土壤濕度與透氣性:
潮濕土壤中,普通碳鋼易生銹,需選擇涂層保護(如環氧粉末噴涂)或非金屬材質(如玻璃纖維增強塑料 FRP),避免材質本身成為腐蝕源。
2. 大氣環境(地面以上部分)
氣候因素:
沿海地區需抗鹽霧腐蝕,優先選不銹鋼或表面鍍鎳鉻的金屬材質;
工業污染區(含硫化物、酸霧)需防化學腐蝕,FRP 或 PVC 材質更合適;
嚴寒地區需考慮材質低溫韌性,避免金屬冷脆(如碳鋼在 - 20℃以下韌性下降)。
3. 特殊場景
埋地與地面銜接處:易受水分滲透和機械磨損,可采用 “金屬主體 非金屬防護套” 組合(如碳鋼樁體外包 PVC 套管)。
水下或沼澤地帶:需材質防水、抗微生物腐蝕,FRP 或鈦合金是優選(鈦合金耐海水腐蝕,但成本高)。
二、電氣性能:不干擾陰極保護系統
1. 導電性與絕緣性平衡
金屬材質(如鋼、銅):
導電性好,適合作為測試樁主體,但需注意:
若測試樁與管道直接接觸,需確保材質與管道(如碳鋼)的電化學兼容性,避免形成 “小陽極” 加速腐蝕(可通過絕緣墊片隔離);
銅質測試樁(如銅棒)常用于參比電極連接,因其電位穩定,但成本較高。
非金屬材質(FRP、PVC):
絕緣性強,需在內部預埋銅導線或銅帶,確保測試線與管道的電氣連接,避免影響電位測量精度。
2. 接地電阻控制
測試樁需與土壤保持低接地電阻(通常<10Ω),金屬材質可通過接地極(如鋅棒)降低電阻;非金屬材質需額外設置金屬接地網,防止信號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