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防護功能:避免雷電對光纜系統的破壞
防止光纜結構損傷
雷電直擊或感應產生的強電流(可達數十千安)若流經光纜,會在金屬構件(如加強芯、鎧裝層)中產生高溫(可達數百攝氏度),導致光纜護套熔化、內部光纖斷裂。避雷器通過接地系統將雷電流快速泄放,避免光纜因熱效應受損。
案例:某架空光纜未安裝避雷器,遭雷擊后加強芯熔斷,導致 5 公里范圍內通信中斷,維修成本超 10 萬元。
保護光通信設備安全
雷電過電壓(可高達數萬伏)沿光纜侵入機房時,會擊穿光端機、交換機等設備的集成電路。避雷器通過限制電壓幅值(將過電壓降至設備耐受范圍,如≤100V),防止設備因過電壓損壞。
數據:安裝避雷器后,通信設備雷擊故障率可降低 90% 以上。
二、保障通信穩定:減少因雷擊導致的網絡中斷
降低信號傳輸中斷風險
光纜中光纖雖為絕緣材料,但金屬構件感應雷電流會產生強電磁場,干擾光信號傳輸(如導致誤碼率升高、數據丟包)。避雷器通過接地散流,削弱電磁場干擾,確保信號傳輸質量。
場景:在雷暴頻繁的山區,未裝避雷器的光纜線路每年因雷擊導致的中斷次數可達 20-30 次,安裝后可減少至 1-2 次。
延長光纜系統使用壽命
頻繁的雷電沖擊會加速光纜金屬構件的氧化和老化(如鎧裝層銹蝕、加強芯強度下降),避雷器通過疏導雷電流,降低長期累積性損傷,使光纜使用壽命從平均 8 年延長至 15 年以上。
三、經濟與維護效益:降低運維成本與搶修頻次
減少直接經濟損失
一次雷擊導致的光纜搶修費用(含人工、材料、中斷賠償)通常在數千元至數十萬元不等。避雷器的采購與安裝成本(單處約 500-2000 元)相比搶修費用可忽略不計,性價比顯著。
計算:某通信運營商在雷區安裝 100 處避雷器,年均減少雷擊故障 30 起,年節約成本超 50 萬元。
降低運維人力投入
雷擊故障常發生在惡劣天氣,搶修難度大(如山區光纜需徒步巡查)。避雷器可大幅減少故障頻次,使運維團隊從 “被動搶修” 轉向 “主動維護”,人力成本降低 4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