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模塊中壓敏電阻的核心參數并非 “電阻值”(靜態電阻極大,無實際參考意義),而是標稱電壓(壓敏電壓) 和漏電流,其正常范圍需結合應用場景和規格型號確定,具體如下:
一、標稱電壓(壓敏電壓,U1mA)
標稱電壓是壓敏電阻的關鍵參數,指通過 1mA 直流電流時的電壓值,直接決定其保護對象的適配性,正常范圍需滿足:
與被保護設備電壓匹配:通常為被保護設備額定電壓的 1.5-2.5 倍(交流電路取峰值,直流電路取額定值)。
誤差范圍:合格產品的標稱電壓偏差應≤±10%(如標稱 385V 的壓敏電阻,實際值需在 346.5V-423.5V 之間)。
二、漏電流(I_leak)
漏電流指在標稱電壓 75% 的直流電壓下,壓敏電阻的泄漏電流,反映其老化程度,正常范圍為:
常溫下(25℃):≤10μA(優質產品可≤5μA)。
若漏電流超過 50μA,說明壓敏電阻老化嚴重,可能因頻繁過電壓沖擊導致內部結構劣化,需立即更換。
三、其他關鍵參數(輔助判斷)
通流容量(Imax):指單次(或多次)能承受的最大雷電流沖擊值(如 10kA、20kA),需滿足所在環境的防雷等級要求(如多雷區需≥20kA)。
殘壓(Ures):在額定雷電流沖擊下的鉗位電壓,需≤被保護設備的耐沖擊電壓(如 220V 設備殘壓一般≤1.5k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