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前的檢查與準備
溶液狀態確認
確保腔體內部為清澈的飽和硫酸銅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藍色晶體),無渾濁、沉淀或雜質(若溶液污染,需徹底更換,不可直接添加晶體)。
補充溶液時,需用分析純硫酸銅和蒸餾水配制,避免使用自來水(含氯離子等雜質,會干擾電位)。
結構完整性檢查
檢查腔體、電極帽是否密封良好,無裂紋、漏液;導線接頭(銅質)需潔凈、無氧化(可用細砂紙輕磨去除氧化層)。
底部微孔膜需通暢但無破損:若膜表面附著泥土,可用清水輕柔沖洗(不可用硬物戳刺,以免破損);若膜堵塞導致溶液無法滲出,需更換膜組件。
二、測量過程中的操作規范
避免極化與干擾
測量時電極應緩慢接觸介質(土壤、水體等),避免劇烈碰撞導致膜破損或溶液飛濺。
禁止在強電流環境(如靠近陰極保護系統的輸出端)中長時間放置,以防電極被極化(若電位異常,需移至無干擾處靜置 10 分鐘后再測)。
測量回路中不可接入過大電流(超過 100μA),否則會導致電極電位永久偏移。
介質適配與保護
在干燥或高鹽土壤中測量時,需先在電極底部滴 1-2 滴飽和硫酸銅溶液,濕潤膜表面,確保離子良好導通(避免因介質干燥導致電位漂移)。
避免在強酸、強堿或含硫化物的介質中使用(會腐蝕銅電極或污染溶液,如必須使用,需縮短測量時間并立即清洗)。
讀數穩定性判斷
測量時需等待電位穩定(通常 1-3 分鐘),讀數波動≤±2mV 時記錄數據;若持續漂移(超過 ±5mV),需檢查膜是否堵塞或溶液是否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