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結構類型選擇調節方式
伸縮式支撐桿:
這類支撐桿多為套管式設計,通過內外管嵌套實現高度調整。調節時,先松開鎖定裝置(如蝶形螺栓、卡扣或偏心鎖),緩慢拉伸或收縮桿體至目標高度。
確認高度后,需將鎖定裝置擰緊至無法松動(可輕微晃動桿體測試是否穩固),確保無滑降風險。部分高端型號配備刻度標識,可直接讀取高度值,誤差需控制在 ±5cm 內。
分段組合式支撐桿:
由多段固定長度的桿體通過法蘭盤或插接件連接,調節高度需通過增減桿體分段實現。例如,3m 基礎段可搭配 1m、0.5m 等不同長度的延伸段,組合成 3.5m、4m 等高度。
組裝時需確保各分段接口對齊,連接件(螺栓、銷釘)完全插入并緊固,避免因間隙導致晃動。
二、調節前的核心準備
承重復核:根據調節后的總高度,重新核算支撐桿的承重能力(高度增加會提升風阻負荷),確保不超過額定承重的 80%(預留安全余量)。
環境確認:選擇無風或微風(風速≤3 級)天氣操作,避免高空作業時桿體晃動;若在屋頂、高空平臺調節,需搭建臨時防護欄,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
三、調節后的校驗與固定
垂直度校準:通過水平儀檢查支撐桿是否垂直(傾斜度≤1°),避免因高度調節導致桿體歪斜,加劇局部受力。
二次固定:伸縮式支撐桿需在鎖定裝置外額外加裝防松螺母;分段式需在法蘭盤連接處涂抹防銹油脂,再用扳手將螺栓擰至規定扭矩(參考產品說明書,一般為 20-30N?m)。
合理調節高度可最大化天線信號覆蓋效率,操作時需兼顧結構安全與精度控制,避免因過度拉伸或固定不當引發設備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