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的 ER 腐蝕速率探頭需結合監測環境、精度要求等因素綜合考量,以下為關鍵選型要點:
探頭材質
探頭中的金屬試樣材質應盡可能與被監測設備的材質一致,以確保腐蝕行為的一致性。常見材質包括:
碳鋼(適用于一般工業水、油氣環境);
不銹鋼(304、316 等,適用于腐蝕性較弱的介質或含氯離子環境);
合金(如哈氏合金、鈦合金,適用于強酸、高溫等極端環境)。
測量范圍與精度
根據設備的腐蝕速率預期范圍選擇探頭:
對于低腐蝕速率場景(如緩蝕效果好的循環水系統),需選擇高精度探頭(分辨率≥0.1μm / 年);
對于高腐蝕速率場景(如酸性介質中的碳鋼設備),需確保探頭的測量上限能覆蓋實際腐蝕速率(通常上限≥10mm / 年)。
環境適應性
溫度:高溫環境(如鍋爐、反應釜)需選擇耐高溫探頭(最高可達 600℃以上),低溫環境需考慮探頭的低溫穩定性。
壓力:高壓設備(如高壓管道、反應釜)需選擇對應壓力等級的探頭(通??沙惺?/span> 0~30MPa,特殊型號可達更高壓力)。
介質特性:若介質含顆?;蛞捉Y垢,需選擇防堵塞設計的探頭(如帶刮刀或自清潔功能)。
輸出方式
探頭的信號輸出需與監測系統兼容,常見輸出方式包括:
模擬量輸出(4~20mA):適用于連接 PLC、DCS 等工業控制系統;
數字量輸出(RS485、Modbus 協議):便于數據的數字化傳輸與遠程監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