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位檢測的必要性
判斷保護是否達標:陰極保護的核心原理是通過施加電流使金屬結構達到 “保護電位”(通常要求相對于銅 / 硫酸銅參比電極,極化電位≤-850mV,或滿足相關標準的具體數值)。只有通過測試樁測量電位,才能確認金屬結構是否處于有效保護范圍內。
發現局部腐蝕風險:若某段管道或設備的電位偏離保護范圍(如電位過正,即高于 - 850mV),說明該區域可能存在保護不足,易發生腐蝕;若電位過負,可能導致 “過保護”,引發金屬脆化等問題。
評估系統穩定性:通過長期監測電位變化,可判斷陰極保護系統(如外加電流的整流器、犧牲陽極)是否穩定運行,是否存在故障(如參比電極失效、接線松動等)。
2. 電流檢測的必要性
評估電流分布合理性:通過測試樁測量陰極保護電流(如管道中的電流、犧牲陽極的輸出電流),可了解電流在金屬結構中的分布情況。若某區域電流過小,可能導致保護不足;電流過大則可能造成能源浪費或過保護。
判斷系統運行效率:對于外加電流陰極保護系統,電流值可反映整流器的輸出是否正常;對于犧牲陽極系統,電流變化可體現陽極的損耗速度,幫助預測陽極的更換周期。
排查雜散電流干擾:異常的電流數據可能提示存在雜散電流(如來自電氣化鐵路、高壓電網的干擾),需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雜散電流導致的加速腐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