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檢查(每日 / 每周)
日常檢查以 “觀察設備狀態、排除基礎故障隱患” 為核心,操作簡單但關鍵:
外觀與運行狀態檢查
觀察設備外殼是否完好,有無破損、變形或腐蝕(尤其戶外安裝的設備,需檢查防雨、防曬措施是否到位)。
查看顯示屏 / 指示燈:確認電源指示燈亮、運行指示燈正常(無報警閃爍),顯示的輸出電流、電壓、保護電位是否在正常范圍(與設定值偏差應≤±5mV)。
傾聽設備聲音:正常運行時應無異常噪音(如風扇異響、繼電器頻繁跳動聲),若有雜音可能是風扇故障或功率模塊異常。
連接線路檢查
檢查電源電纜、輸出電纜(連接被保護體和輔助陽極)的接線端子是否松動、過熱(用手觸摸端子,無明顯發燙)或氧化(端子表面無銅綠、發黑)。
確認參比電極電纜連接牢固,無破損、老化(尤其埋地或水下部分,避免因電纜斷裂導致電位測量失效)。
環境清潔
清除設備表面及散熱孔的灰塵、油污(可用干燥軟布擦拭),確保散熱通暢(設備內部溫度過高會導致控制精度下降)。
檢查設備安裝環境:避免潮濕、粉塵過多、腐蝕性氣體(如化工廠區)或強烈振動,必要時加裝防護箱。
二、定期維護(每月 / 每季度)
定期維護需深入檢查設備核心部件及系統性能,確保長期穩定:
參比電極校準與維護
參比電極是電位測量的 “基準”,需定期校準(如每 3 個月):用標準電位儀對比其輸出值,若偏差超過 ±10mV,需更換或重新活化(如飽和硫酸銅電極需補充電解液,確保內部溶液飽和且無結晶堵塞)。
埋地參比電極需檢查周圍土壤是否干燥(干燥會導致測量不準),可適當澆水保持濕潤;水下參比電極需清理表面附著的生物污垢(如貝類、藻類)。
電路與模塊檢查
斷電后打開設備外殼(僅限專業人員),檢查內部線路有無松動、虛接,電路板是否有鼓包、燒痕(電容鼓包、電阻發黑均為故障前兆)。
測試風扇運行:手動啟動風扇,確認轉動順暢(無卡頓),若風速下降需清理扇葉灰塵或更換風扇(避免設備過熱保護停機)。
檢查保險管:確認保險管型號與設備要求一致(不可用大容量保險管替代,否則可能燒毀電路),若保險管熔斷,需排查短路原因后再更換。
輸出性能測試
模擬負載測試:通過可調電阻模擬被保護體的阻抗,檢查設備在不同負載下的輸出電流、電壓是否穩定(如設定目標電位后,輸出電流應平滑調節,無劇烈波動)。
校準保護電位:用高精度便攜式電位儀現場測量被保護體的實際電位,與恒電位儀顯示值對比,若偏差超過 ±10mV,需通過設備的 “校準模式” 修正(參考設備說明書操作)。
|